- 周思颖;
中国叙事史诗讲述了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决心与勇气。生态翻译学对于译者生存、译本生命和翻译生态的诠释为叙事史诗英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探讨如何在史诗外译实践中平衡各种翻译策略,在译语系统里创建与源语生态相适应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译本的价值,以期推动史诗外译的进程,推动现存译本的迭代更新。
2025年20期 No.308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宗恬羽;杨丽;
品牌不仅代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价值观,而且彰显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在我国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中外企业品牌名英汉互译对于拓展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上分析英语、汉语品牌名翻译策略,为国内更多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时的品牌名翻译提供借鉴。
2025年20期 No.308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洪炜智;严晓江;
柳永词以情真意切、通俗白描著称,善铺叙串联,结合俚俗语言与写实技巧。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在“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下,选取柳永代表作中《雨霖铃》《八声甘州》的英译本进行探析。译者刘若愚以文化保真为基本原则,其翻译行为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上滑动,趋于“求真”;译者初大告以读者接受为第一原则,处理方法趋于“务实”。
2025年20期 No.308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莹玺;周小川;
数智时代下,ChatGPT的广泛应用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开辟了新路径,但其在文化语块翻译中的局限性易引发文化内涵流失与误读。本文聚焦ChatGPT在中国文化语块翻译应用中的误译,基于结构固化性、文化专属性、语义不可分性三重维度展开分析。研究表明,ChatGPT存在机械拆分语块结构、忽略文化专属意义、割裂整体语义等问题。本文提出相应优化策略,旨在提升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模型在中国文化外译中的精准性与适应性,为技术赋能文化传播提供参考。
2025年20期 No.308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海;向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与跨文化交际的日益普及,影视作品已成为世界各地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电影字幕翻译在语言和文化之间搭建起桥梁,以实现更好的跨文化交流。本文针对电影字幕翻译中常用的归化策略进行探讨,以《阿凡达:水之道》为例,详细阐述了替代、意译、套译、增译等具体翻译方法。本文对该电影字幕翻译案例展开研究,旨在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指导和建议。
2025年20期 No.308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李莉萍;李昊炜;
重庆“江湖菜”是巴渝文化的一种生动映射,然而,由于其独具“土”“粗”“杂”等特点,且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与思维习惯上存在差异,准确英译其菜名面临诸多难点。本文为重庆“江湖菜”菜名的英译提供了值得参考的策略与范型,有助于实现重庆“江湖菜”菜名“信达雅”的英译目标,从而增进国际消费者对重庆“江湖菜”文化的理解与喜爱。
2025年20期 No.308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詹少楠;徐芳芳;
在全球流媒体时代,字幕翻译的功能已从基本的语言转换扩展至文化信息的传播。而在喜剧类影视作品中,其幽默效果的表达高度依赖语言的双关、俚语、文化隐喻等修辞手法。因此,想要在字幕的时空限制下精准传递幽默效果,译者不仅需要破解语言表层差异,还要弥合文化认知鸿沟。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以《功夫熊猫4》中的字幕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中典型译例分析幽默语的翻译策略,以期为影视字幕的幽默语翻译实践提供方法论参照。
2025年20期 No.308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许艺馨;
随着中国戏剧国际传播的不断深入,如何进行有效的戏剧外译,使得外国观众能够深刻理解和感受戏剧文化,成了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本研究探讨《长生殿》许渊冲英译本中的跨文化移情策略,基于文本分析和跨文化移情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生殿》许渊冲英译本中,归化与异化策略均有使用,而其具体抉择与跨文化移情紧密关联。本研究希望为今后的戏剧翻译提供借鉴,从而助力中国戏剧的跨文化传播。
2025年20期 No.30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司宇;
本文以弗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框架,对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字幕翻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该片字幕翻译以实现跨文化传播、促进目标观众理解与接受为核心目的,在处理神话术语、成语俗语及传统哲学典故时,灵活运用归化、异化、功能对等及多模态补偿等翻译策略,有效平衡了文化传递与观众接受度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国际化字幕翻译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以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传播。
2025年20期 No.30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黄泽源;
法律语言的独特性导致翻译工作具有高度的挑战性。本文分析法律英语的规范化特征、逻辑严谨性及抽象性,深入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实现语义与功能的双重对等,通过研究法律术语的精确转换以及模糊性与明晰性的平衡,提出有效的翻译策略,并强调句式转换与结构调整的关键作用。研究表明,法律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化,还是文化和功能性层面的深度再造。
2025年20期 No.30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李星星;
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整体的阅读,然后根据文学阅读的形式融入相关思政元素。若阅读形式为基于文本的正读,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道德和人生观教育;若阅读形式为超越文本的误读,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展开意识形态批判,并融入中国视角,挖掘中国优秀文化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
2025年20期 No.308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周琰;滕跃民;董冰;
本文探讨了基于“集群式、梯次往复型”的“三寓三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单元教学实践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先概述了“三寓三式”的内涵与英语教学“集群式、梯次往复型”的特点,随后以某一单元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英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促进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
2025年20期 No.308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陆艳艳;
本文聚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学生在文化认知、跨文化交际、口语表达上的不足,提出精选故事内容、灵活运用叙述方式、应用叙事学理论、结合现代技术、积极参与实战训练等解决路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从而增强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
2025年20期 No.308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赵卿;
教学模式是课程思政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产出导向法(POA)理论注重知识产出,与课程思政目标性强的特点高度一致。本文基于POA理论构建了SUPER-I教学模式,包括学习、理解、实践、评估、反思和内化六个环节,能够有效促成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2》第四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展示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并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数据,总结了SUPER-I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中的实践效果,指出其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内化反思方面的显著作用。
2025年20期 No.30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陈茜;
在新工科背景下,本研究立足学科间的融合,从校本特色教学目标确立、新形态校本教材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以及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探讨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路径。研究发现,校本特色英语课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能够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学科知识的产出能力,提升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实用性和亲和力,并助力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2025年20期 No.308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李刘豪;李春晓;
本文分析了传统POA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传统课程三要素的基础上,引入AI这一新要素,构建POA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四要素融合模式,旨在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与AI的有机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达成。本研究能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和外语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5年20期 No.308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刘翠华;
将思政教育与英语语言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效提升其综合职业素养,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及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对于提升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职业素养的重要价值,同时提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路径,以期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及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参考。
2025年20期 No.308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朱雪梅;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评价需植根于语言教学评价,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及能力评价中,综合评学、评教、评课三个维度,全面反映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情况、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情况以及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及实施情况。明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评价逻辑并逐步构建符合英语学科特性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机制,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机制,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并介绍了体系构建的过程及应用情况。
2025年20期 No.308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刘园园;
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汉英翻译教学面临的困境,系统解析近五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真题特征,设计了一套基于任务驱动法、可融入大学英语常态化教学的翻译课堂活动体系。这些课堂活动依托真实情境与任务驱动,旨在激活课堂、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从而在提升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协同发展。
2025年20期 No.308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王薇;
本文基于文献分析与教学实践,剖析了当前教育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针对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整合、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本文提出创新策略:一是整合课程内容,明确思政导向;二是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思政渗透;三是注重思政实践,促进知行合一。本文旨在为构建高效协同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助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2025年20期 No.308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刘世博;赵莉;
本研究通过听力元认知策略问卷和听力焦虑量表,结合听力测试成绩,深入探讨了南京某高校94名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听力焦虑与听力水平之间的交互关系,进一步揭示了听力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在听力教学中的潜在价值,以期为英语听力教学带来更多启发。
2025年20期 No.308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